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文学论文

浅谈期刊发表当代舞蹈影像的多元化形态

舞蹈艺术是指将经过提炼加工的形体动作当作表现形式,集舞蹈语言、音乐节奏、面部表情、空间构图等元素于一体,构建动态直观的舞蹈形象,从而抒发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本文对当代舞蹈影像的发展史进行简要阐述分析,从最开始的记录式舞蹈影像,到目前广泛流传的影视化舞蹈、舞蹈宣传片、为镜头而编舞以及舞蹈短视频等舞蹈影像,期刊发表研究探讨舞蹈影像的多元化形态。

舞蹈影像的本质就是舞蹈录像,从单个或多个视角对舞者在舞台上的表演过程进行拍摄记录。但是在大众审美需求不断提升以及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舞蹈影像的含义得到了延伸拓展,其主要是指将舞蹈艺术与影像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使两者相辅相成、合作创新,最后发展成一种有着特殊审美意义的新艺术形态。

image

一、期刊发表电影舞蹈

顾名思义,电影舞蹈即舞蹈艺术和电影艺术两者的深度融合。其中舞蹈艺术的灵感来自生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之后无论是何种新艺术涌现都会与舞蹈艺术进行结合,从而衍生出全新的产物,不仅能够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艺术需求,还能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影艺术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末期,一经问世,就与舞蹈艺术进行了融合,电影舞蹈由此产生。

期刊发表对电影艺术而言,题材、表现手法、烘托形式尤为关键,而舞蹈艺术凭借自身诸多优势被导演穿插到影片中,当前电影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印度电影,几乎每部印度电影都会有舞蹈片段,甚至一部电影中会出现5、6 段舞蹈,如《大篷车》《迪斯科舞星》《流浪者》《海誓山盟》等;第二,好莱坞电影,美国好莱坞中也有很多歌舞电影, 如《雨中曲》《歌舞青春》《舞出我的人生》《爱乐之城》等情节平淡、重点突显歌唱和舞蹈表演画面的电影;第三,以舞者人生经历为线索、将舞蹈背后的故事当作题材的电影,如《独领风潮》《芭蕾人生》《甜心辣舞》《热力四射》等;第四,巧妙融入舞蹈元素,用于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形象等,我国较为著名的影片《十面埋伏》,章子怡跳了一段水袖舞,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魅力与意境,动作优美轻盈、灵性十足,再比如冯小刚的《夜宴》,开场的面具舞赋予了电影灵魂,这段舞蹈是由我国傩舞演变而来,很多观众在看完这部电影后都对面具舞留有深刻印象, 虽然舞者脸上的面具并不精致, 甚至看起来死板呆愣,毫无情绪, 但是观众却能够感觉到舞者内心深深的渴望与孤寂,充分反映了太子似傀儡般的生活。

二、期刊发表电视舞蹈

通俗来讲,电视舞蹈是电视艺术和舞蹈艺术的结合。电视舞蹈既满足了人们对娱乐的需求, 又对舞蹈的宣传、创新有着重要期刊发表意义。按照不同的栏目形式,电视舞蹈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电视舞蹈专题片。专题片是在电视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主要针对某个问题、现象展开专题性报道。电视舞蹈专题片内容大致有三种:对舞蹈家、舞蹈创作人的经历进行记录解说, 如《杨丽萍的舞蹈艺术》《雪落心灵——一个舞者的独白》;教学类专题片,在舞蹈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如《舞之灵》《跟我学跳芭蕾舞》《舞蹈世界》等;将各种舞蹈进行整合,并遵循特定顺序予以编排,如沈阳电视台的《古韵今风——中国秧歌集锦》, 其对我国多个省市的秧歌进行了收录解说,包括“河北井陉拉花”“山东胶州秧歌”等,将各地秧歌的特色进行了全面呈现。

第二,电视舞蹈综艺。首先是舞蹈选秀类综艺,受《超级女声》歌唱选秀综艺的影响,各电视台纷纷对其进行效仿制作舞蹈选秀节目,如《星空舞状元》《舞动奇迹》《舞林大会》《多彩贵州》《我要跳舞》《炫舞门》等。其次是舞蹈竞技类综艺,如《舞魅天下》《与星共舞》《中国好舞蹈》《舞林争霸》《这就是街舞》等。这些节目都深受观众喜爱,其不仅为热爱舞蹈的人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还为专业舞者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舞者们通过优美的动作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引发观众的心灵共鸣,使他们体会到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著名的电视舞蹈作品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如 2005 年春晚中的《千手观音》、著名舞蹈演员杨丽萍表演的《雀之灵》、青年舞蹈冠军黄豆豆演绎的《醉鼓》等。这类活跃在荧屏中的舞蹈作品不单单是对拍摄记录的重现,还是巧妙灵活移动镜头、寻找合适机位角度对舞蹈作品予以拍摄,将精彩的舞蹈瞬间、优美的肢体语言最大限度还原,再加上特效剪辑, 提升舞蹈艺术美感,使观众通过视觉、听觉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

三、期刊发表为镜头而编舞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实验电影女导演玛雅·黛伦创作了 16 毫米胶片影像《一项为摄像机而舞的研究》,通过镜头的推、拉、移、摇、升、降等多种方式进行拍摄,之后利用电脑对其进行剪辑,凭借镜头的特殊语言,发掘和舞者肢体动作之间的关联,这是实验舞蹈影像的起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其存在的期刊发表意义比单纯地记录储存舞蹈更深刻,直接开创了一种新型的编舞形式与手段,不仅促进了舞蹈影像的稳定发展,还拓宽了其创作空间。

在编排创作舞蹈时,重点要对时长、空间、肢体动作进行设计,应用影像技术创作舞蹈亦是如此,主要对舞台的空间调度、时间管控、肢体语言表达等予以设计。实际上为镜头而编舞指的是透过镜头,合理有效利用镜头特点对舞蹈进行编创,若是镜头不存在,那么舞蹈作品也会消失。

在为镜头而编舞中,可应用蒙太奇剪辑理论,在保证舞蹈动作连贯性的前提下,使舞蹈在各个时空不停变换,并无缝衔接多个不同时空,畅通无阻穿梭于过去和将来、虚拟和现实等时空中。同时,在对肢体动作进行编排创作时,应通过特写镜头放大舞者的细节动作,吸引观众注意力, 再从多个视角对舞者进行拍摄, 然后利用专业软件系统将这些动作进行比对、分解、探析,找出最佳的观赏角度,或者对其进行二次编排,采取程式化的手段, 打破固定的动作规律特点,探索新的切入点,积极创新。将影像技术与镜头运用手法进行充分融合,为镜头而编舞,为舞蹈编创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舞蹈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其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舞蹈作品肢体动作表现中。然而利用影像技术为镜头而编舞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镜头意识”,将镜头当作媒介,灵活巧妙地利用镜头优势进行编舞。

image

四、期刊发表舞蹈短视频

随着各类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短视频 App 成为了大众闲暇时间的娱乐项目。而舞蹈短视频将短视频与舞蹈艺术进行了结合,通过短视频形式为大众呈现舞蹈艺术。提取整个舞蹈中最精彩的部分制作成小视频,并发布在相关平台上,可快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一方式十分贴合现阶段快节奏的生活,可以使人们通过碎片化时间欣赏美丽的舞蹈作品, 很多精彩舞蹈短视频都获得了极高的浏览量与点赞量。

从某种期刊发表程度来说,舞蹈和短视频的表现形式非常接近,比如两者都是动态行为,可以弥补静态图文形式的不足,呈现更好的效果。直播行为具备较强的实时交互性,但很难使受众长时间集中精力观看,而短视频直接将最精彩的舞蹈片段予以展现,不仅可以提升呈现效果,还可以使受众充分感受舞蹈的魅力与特点。

为更好更快适应短视频时代,舞蹈影像一直在调整、变化。越来越多专业舞者、舞团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现、传播精彩的舞蹈片段,或者解构舞蹈动作制作教学短视频,这充分调动了广大受众对舞蹈的积极性,很多群众开始应用手机拍摄舞蹈视频,让自己变成主角。通过舞蹈短视频的形式督促大众学习、体验舞蹈, 使舞蹈艺术完全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让大众明白舞蹈的真正意义。

五、期刊发表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影像直接将舞蹈表演从单一地在剧院等地点呈现的艺术形式,结合期刊发表影像技术变成利用镜头拍摄传播舞蹈的艺术形式。舞蹈影像从最初的电影舞蹈、电视舞蹈,发展到为镜头而编舞、短视频舞蹈,以多元化的方式将舞蹈艺术传入人们的生活中,方便人们进一步接触、欣赏、体验舞蹈艺术。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