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农业论文

猴头菇ha菌株工厂化精准栽培技术研究水

摘要:通过对猴头菇(Hericiumerinaceus)ha菌株在工厂化条件下的适宜生长因子和最佳栽培料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茵丝发菌阶段最适温度为(23±0.5)oC,子实体生长阶段最适温度为(20+0.5)oC,湿度为(80士2)%,CO:浓度不高于0.075%,光照强度为20lx~100lx;最佳栽培料配比为棉籽壳20%、玉米芯60%、麸皮19%、石膏1%,为工厂化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

关键词:猴头菇,工厂化,生长因子,精准栽培

猴头菇(Hericiumerinaceus),因形似猴子的头,又称猴头、猴菇、猴蘑,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具有助消化、养胃、消炎等功效。我国猴头菇大都产于东北【1I,主要是以大棚季节性栽培为主,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工厂化企业产品种类少、同质竞争激烈。猴头菇发菌出菇快、产量高、栽培周期短,非常适合工厂化栽培。开展猴头菇的工厂化精准栽培技术研究【2J,不仅能实现猴头菇的周年化生产,也为工厂化企业栽培扩大产品种类,提高经济效益。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种

猴头菇ha菌株,来自于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猴头菇ha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栽培周期短、子实体商品性能好,为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种。

1.2试验方法

1.2.1生长因子探索试验

原种25℃下进行培养,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棉籽皮88%、麸皮10%、蔗糖1%、石膏1%,水分60%~62%

接种等量的原种至栽培瓶中,待菌丝发满长好,转移至出菇室。调控出菇室设备,设计温度、湿度、CO:浓度、光照强度梯度分别为:温度为(17±0.5)℃、(20+0.5)oC、(23+0.5)oC、(26+0.5)oC;湿度为60%、70%、80%、90%、98%;C02浓度为0.070%、0.075%、0.080%、0.085%、0.090%;光照强度为20lx、50lx、100Ix、150lx、200lx、250lx、300lx。记录子实体的生长状况,探索最适生长因子参数。

子实体畸形程度级别是按菇体的畸形部分占总部分的比例,共分10级,0~10级依次为0%、10%、20%、30%、40%、50%、60%、70%、80%、90%、100%。

菌丝密集程度用“+”表示,从“+”到“++++”表示菌丝越来越浓密。

1.2.2栽培料配比试验

按表1设计棉籽皮和玉米芯的配比比例,接种等量的原种,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培养和出菇管理。记录栽培特性和产量。

image.png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生长因子条件下子实体生长情况

不同温度下猴头菇ha菌株的栽培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菌丝在(20—23)℃±0.5℃时生长速度快且浓密。子实体在23。C时,产量最高为每瓶131.9g,其次为温度20℃、23℃。从子实体形态来看,17℃、20℃时子实体形态最佳,23℃、26℃时,由于温度高、长势过快,造成子实体疏松,菇形出现珊瑚状,商品性能差。综合比较可以得出,最适宜菌丝发菌温度为(23_+0.5)oC,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0.5)℃。表3为不同湿度下猴头菇ha菌株的栽培情况。

image.png 

image.png 

从表3可以看出湿度为(80±2)%时,子实体长势快,菇体致密,污染杂菌几率最低;湿度为(60±2)%、(70±2)%时,湿度过低,菌丝生物活性低,给予了霉菌生长的机会,且子实体长势慢;湿度为(90±2)%和(98+2)%时,湿度过大,造成栽培料内存有明水,出现不同程度的染菌现象,同时给予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生长机会,虽然子实体生长较快,但水分含量过大,不耐储运,商品性能也较差。综合比较,栽培最佳湿度为(80±2)%。

猴头菇为好氧型大型真菌,子实体对高浓度的CO:很敏感,一旦CO:浓度过高,子实体会出现畸形的现象。

image.png 

从表4中可以看出,CO:浓度为0.070%~0.075%时,子实体形状良好,均能正常生长;当CO:浓度为0.080%~0.090%时,随着CO:浓度的升高,子实体的畸形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子实体正常生长不出现畸形的情况下,能够耐受的CO:浓度最大为0.075%。表5为不同光照强度下猴头菇ha菌株的栽培情况。

image.png 

从表5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在20Ix~150Ix范围时,菇体仍然能良好生长;当光照强度为200lx~300Ix时,菇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浅黄和微红的现象。考虑工厂化生产用电成本,光照强度不宜太大,因此最佳光照条件为20lx。100lx。

2.2不同原料配比下子实体生长特性

猴头菇ha菌株在不同配方下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情况见表6和表7。

由表6可知,配方1一配方9整体发菌时间较配方10-配方19稍短,所有配方中均是在添加适量的棉籽壳和玉米芯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发菌时间最短;在棉籽壳含量低、玉米芯含量较高时,出现菌丝生长速度慢,发菌时间长。其中配方1~配方9中发菌较快的为配方2~配方7,配方lO一配方19中发菌较快的为配方10。配方13,且菌丝比较密集、粗壮;配方8、配方9和配方17、配方18、配方19菌丝生长速度较慢,发菌时间长,且菌丝比较纤细、稀疏。

image.png 

image.png 

从表7可知,配方1一配方9较配方10一配方19的现蕾时间短、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其中配方7产量最高为2829.9g,生物学效率为85.75%,配方10~配方19中产量最高的为配方16,达到2519.7g,生物学效率为76.35%。综合比较,当配方为棉籽壳20%、玉米芯60%、麸皮19%、石膏l%(配方7)时,猴头菇工厂化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猴头菇ha工厂化栽培的最佳生长因子为:菌丝培养温度(23_-+0.5)℃;出菇条件为温度(201-O.5)oC、湿度(80±2)%、C02浓度不超过0.075%、光照强度20lx。100Ix;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20%、玉米芯60%、麸皮19%、石膏l%,猴头菇ha菌株的产量最高。本研究得出猴头菇ha的精准工厂化栽培技术,为工厂化企业种植猴头菇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海龙,杨焱.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猴头菌株品比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2):145—149.

[2】吴清山.猴头菇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J】.食用菌,2014(6):46—47.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