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农业论文

玉米高产栽培中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论文发表要点

一、制定科学方案

实践证明,科学的方案对于玉米栽培过程中各项措施的落实以及玉米品质的改善和产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玉米种植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易于推广性原则,该方案应以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光照强度、日照时长、年降雨量、温湿度等)、土壤土质 (粘性土、沙质土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市场需求为基础,进行玉米品种、种植模式与现代化技术的推广,以保证各项措施易于被当地的农民所接受;(2)资金保证原则,玉米现代化栽培的部分设备(无人机、智能监测设备等)价格昂贵,普通农民无力购买,农业部门可以推行购机补贴以及高端设备统一招标购买的方式,加速玉米种植现代化进程;(3)人才支撑原则,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将现代化玉米种植技术带向田间地头的领路人,各地区的农业部门应通过论文发表专业人才招聘(大型机械操作员、玉米栽培指导技术员、计算机信息人员等),完善推广团队的组织结构;与此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聘请高等院校的专业教授对该地区的玉米种植技术进行定期的指导,以保证玉米种植、管理过程中,各项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

玉米高产栽培中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论文发表要点

二、种植地的选择

在农业论文发表信息化技术应用背景下,可以针对性管理和控制玉米生产中的各环节。玉米种植地的选择必须要满足玉米的生长发育条件,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应该做好玉米生产模型的构建工作,如玉米出苗阶段到吐丝阶段叶片的变化形态、玉米植株的高度、雌穗和雄穗的生长状况等都能通过图形或表格形式展示出来。生产模型还能够显示出播种之后的天数、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玉米的叶片长出情况、穗部的分化情况、根系的生长发育情况等,通过模拟生产过程及反馈,能够优化种植地的选择,了解土壤环境。在信息化技术协助的背景下,种植地应选择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地势高和通风良好的种植地区。在选择好种植地后,做好整地工作,制订完善的整地技术方案,促进根系生长,保证玉米生长良好。在具体整地过程中,可以选择深耕或深松的方式,打破犁底层,为玉米根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选择机械设备整地的过程中,可以在机械设备上安装相应的监测系统。在整地过程中,监测系统能够全面检测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和有机质含量,为之后的施肥方案和整地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三、合理规划播种时间与密度

播种时间与密度的合理性对于玉米产量、品质以及植株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依据当地的气候特征,结合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种植时间点,满足玉米正常需求的情况下,提升经济效益;(2)要依据玉米品种,结合土壤土质合理规划覆土深度(粘质土壤覆土~砂质土壤覆土左右,最深不能超过);(3)玉米栽培密度过大,不仅容易增加玉米生态系统的隐蔽程度,创造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而且容易导致玉米抗倒伏能力减弱,不利于玉米的高产、丰收;玉米栽培密度过小,则会导致对土壤、阳光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玉米产量的提升,因此应以单位面积最大产量为基础,结合本地区的生态气候以及玉米品种合理规划栽培密度和栽培模式;(4)播种时,应适当提升密度,在玉米生长到叶的时候,通过间苗的方式对长势较弱的苗进行拔除。

玉米高产栽培中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论文发表要点

四、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各阶段都会出现病虫害威胁,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不规范的防控方式会导致病虫害扩散和流行。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包括青枯病、小斑病、大斑病等,主要虫害包括玉米螟和蚜虫。病虫害主要危害玉米的茎秆、果实和叶片部位,发病之后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一旦病虫害扩散和蔓延,将影响玉米种植收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论文发表分析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空间分布情况和发生发展规律,不仅能够随时监测玉米的生长情况,还能够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不同生长阶段玉米的变化情况。分析病虫害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找到最佳的防治时机,在病虫害达到发病高峰期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抓住关键防治时期,采取综合性防治手段,有效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证玉米的生产质量和产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玉米青枯病,在玉米苗期可以对周围土壤均匀地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能够有效预防该病害发生。在玉米田地出现病害后,要及时选择药剂喷洒防治,可以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本文标签: 农业论文发表
热门期刊